免费设计与咨询:
13308225767
             
当前位置:首页 >> 迪安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首个国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将出台 智慧城市试点面临检验
2018/4/4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来源:本站
 

    【CPS中安网 cps.com.cn】近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透露,发改委、网信办等联合编制的首个国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近期即将出台,对地方的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也将相应展开。届时,近600个智慧城市试点将面临国家部委的首次评价检验。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在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上介绍,发改委、网信办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正抓紧近期出台。

  王娜说,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引导智慧城市工作,明确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各地方应围绕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是唯一的依据”。

  据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办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统计,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与国标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测绘局等部门组织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共有597个。也就是说,这些试点即将迎来国家部委的首次统一检验。

  单志广介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制机制创新、市民体验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每一个指标都是客观可量化的。

  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将被摆在重要位置。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处长孙维对南都记者介绍,例如对社保服务这一项指标的考核,就要去问老百姓是不是可以异地办理社保。

  王娜透露,与以往的类似评价相比,即将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或加大公众评价的权重。单志广说,未来评价工作中会利用支付宝城市服务和QQ弹窗的数据来投放问卷,这样就可以有代表性地选取一些老百姓来真正做评价。

  单志广认为,评价结果不是为了搞排名,而是做示范,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发展模式。目前的安排是,到2018年底分类筛选100个国家示范性新型智慧城市,“以点带面”“以评促建”。

  建智慧城市最怕“铺摊子”

  “其实最担心的是铺摊子,一说起建设,大家都比较热衷于建基础设施,要投入。”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认为,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已经投入很多,但不见得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因此,重点还是如何去用好这些基础设施,利用社会化的力量,节省资金提高效能。充分利用老的设施,谨慎考虑建新设施。王娜说,近期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以绩效为导向,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动态监测。

  事实上,中国政府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已有8年。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办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认为,8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呈现高投入、高技术,同时低效能、低获得感的特点。如北京,只要还有雾霾和交通拥堵问题,公众就不会认为北京是智慧化城市。

  数据碎片化是发展瓶颈

  在多位官员和业界人士看来,当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数据碎片化。

  滴滴高级副总裁兼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席章文嵩介绍,滴滴在中国每日订单量有2000多万,大约是优步在美国每日订单量的14倍。中国做智慧交通有巨大的数据资源优势。他同时指出,如果数据的价值不能评估,就很难做数据交换,数据资源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政府可以推动整体数据生态的建设,开放一些可安全公开的数据,和企业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搭建云数据平台。

  单志广认为,过去搞孤岛型建设,使得很多数据在各部门、各行业间被孤立隔离,智慧城市建设目前的关键就是解决该问题。

  王娜指出,智慧城市的关键是共享和开放。9月国务院出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接下来要真正落实实施。

  四大安全威胁“拷问”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有力推动了区域或行业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发展,这种集约化基础资源的高度共享性,加大了数据丢失、IP和身份窃取、金融欺诈和盗窃等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大量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接入智慧城市综合网络,产生了复杂的接入环境、多样化的接入方式和数量庞大的智能接入终端,全面加大了智慧城市系统的接入风险。

  第三,智慧城市所用的硬件软件中,属于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特别是基础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多数由国外产品占据或主导。整个智慧城市的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黑盒子”,很多软硬件存在的BUG和后门不被国内所掌握,严重威胁整个智慧城市基础性安全。

  最后,随着大数据成为新的生产力,为城市实现智慧提供信息基础并给各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动力,大数据的集聚和使用也大大加剧了数据风险,进而导致城市信息泄密。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运行对智慧城市应用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当这些应用系统受到攻击,产生数据破坏、信息丢失时,将对城市的运行和管理造成重大打击并难以恢复,导致城市日常生活瘫痪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CPS中安网 cps.com.cn】近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透露,发改委、网信办等联合编制的首个国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近期即将出台,对地方的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也将相应展开。届时,近600个智慧城市试点将面临国家部委的首次评价检验。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在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上介绍,发改委、网信办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正抓紧近期出台。  王娜说,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引导智慧城市工作,明确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各地方应围绕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是唯一的依据”。  据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办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统计,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与国标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测绘局等部门组织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共有597个。也就是说,这些试点即将迎来国家部委的首次统一检验。  单志广介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制机制创新、市民体验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每一个指标都是客观可量化的。  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将被摆在重要位置。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处长孙维对南都记者介绍,例如对社保服务这一项指标的考核,就要去问老百姓是不是可以异地办理社保。  王娜透露,与以往的类似评价相比,即将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或加大公众评价的权重。单志广说,未来评价工作中会利用支付宝城市服务和QQ弹窗的数据来投放问卷,这样就可以有代表性地选取一些老百姓来真正做评价。  单志广认为,评价结果不是为了搞排名,而是做示范,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发展模式。目前的安排是,到2018年底分类筛选100个国家示范性新型智慧城市,“以点带面”“以评促建”。  建智慧城市最怕“铺摊子”  “其实最担心的是铺摊子,一说起建设,大家都比较热衷于建基础设施,要投入。”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王娜认为,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已经投入很多,但不见得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因此,重点还是如何去用好这些基础设施,利用社会化的力量,节省资金提高效能。充分利用老的设施,谨慎考虑建新设施。王娜说,近期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以绩效为导向,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动态监测。  事实上,中国政府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已有8年。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办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认为,8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呈现高投入、高技术,同时低效能、低获得感的特点。如北京,只要还有雾霾和交通拥堵问题,公众就不会认为北京是智慧化城市。  数据碎片化是发展瓶颈  在多位官员和业界人士看来,当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数据碎片化。  滴滴高级副总裁兼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席章文嵩介绍,滴滴在中国每日订单量有2000多万,大约是优步在美国每日订单量的14倍。中国做智慧交通有巨大的数据资源优势。他同时指出,如果数据的价值不能评估,就很难做数据交换,数据资源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政府可以推动整体数据生态的建设,开放一些可安全公开的数据,和企业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搭建云数据平台。  单志广认为,过去搞孤岛型建设,使得很多数据在各部门、各行业间被孤立隔离,智慧城市建设目前的关键就是解决该问题。  王娜指出,智慧城市的关键是共享和开放。9月国务院出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接下来要真正落实实施。  四大安全威胁“拷问”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有力推动了区域或行业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发展,这种集约化基础资源的高度共享性,加大了数据丢失、IP和身份窃取、金融欺诈和盗窃等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大量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接入智慧城市综合网络,产生了复杂的接入环境、多样化的接入方式和数量庞大的智能接入终端,全面加大了智慧城市系统的接入风险。  第三,智慧城市所用的硬件软件中,属于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特别是基础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多数由国外产品占据或主导。整个智慧城市的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黑盒子”,很多软硬件存在的BUG和后门不被国内所掌握,严重威胁整个智慧城市基础性安全。  最后,随着大数据成为新的生产力,为城市实现智慧提供信息基础并给各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动力,大数据的集聚和使用也大大加剧了数据风险,进而导致城市信息泄密。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运行对智慧城市应用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当这些应用系统受到攻击,产生数据破坏、信息丢失时,将对城市的运行和管理造成重大打击并难以恢复,导致城市日常生活瘫痪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迪安资讯  
行业新闻
联系迪安  

 总部: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西一段5号红南港1号楼4楼
电话:(86)028-85107316   13308225767

邮箱:840230792@qq.com

云南文山办事处

地址:云南省文山市金竹棚泓泉山庄内

 

四川迪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136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