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中安网 cps.com.cn】虽然当前我国传感器研发已由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走向自主创新,但我国传感器市场发展仍有诸多挑战。面对这样的产业发展现状,国内传感器生产商更应立足自身,潜心锻造技术之剑。 传感器是设备感受外界环境的重要硬件,决定了装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能力,是设备智能化的硬件基础,尤其在很多智能设备中,传感器决定着设备的核心能力。可以说,传感器的创新发展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虽然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由仿制、引进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但传感器在我国仍有诸多挑战。那么,即将到来的2017年里,国内传感器生产商又该如何布局自身发展? 材料、结构和性能三方向改进 当前,我国传感器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四大类。其中,在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用传感器占比约42%,而发展最快的是汽车电子和通信电子应用市场。根据用途则可分为力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未来,国内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点在材料、结构和性能三个方向,即敏感材料从液态向半固态、固态方向发展;结构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性能向检测量程宽、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寿命长久方向发展。 技术、人才和生产三方面完善 目前,传感器在我国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高端领域核心技术未掌握,高端人才不足,生产、封装及测试的自动化、规模化能力低,缺少龙头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敏感度低。 对此,有与会专家表示,传感器行业入门容易,但形成大批量产品难,真正具有开发实例的传感器厂家都离不开产品设计、核心芯片,以及信号处理软件算法、封装测试技术与工艺的人才。我国传感器竞争力的提高应以系统为主,要将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传输一起来做,系统要做牵引,从跟踪仿制、打牢基础到后来需求方提出系统需求牵引产业发展。 并购、整合和聚集三趋势并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端传感器行业报告》分析,目前全球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美元,未来物联网、智慧城市带来的无限可能,将给传感器行业带来巨大创新空间,传感器相关产业已成投资重点。在国内,市场、技术和政策三大因素带动传感器发展步入快车道。汽车、高铁、消费电子等为传感器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市场。未来5年总产量将超万亿只,我国传感器产业将逐渐向并购、整合与聚集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传感器制造业处于初级阶段,高端传感器及芯片基本依赖进口。如何走出困境?专家认为有两条路线,即聚集与整合并购。事实上,我国传感器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四大产业聚集区。此外,产业整合并购也在进行中,诸如耐威科技收购MEMS芯片制造商赛莱克斯并将在北京亦庄建设MEMS生产线,君正并购豪威等时间屡有发生。未来还将会有越来越多上市企业通过产业并购切入传感器领域。 总结 当前,我国传感器市场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政策与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而忧的则是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缺失。因而国内传感器市场虽然前景可期,但产品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差距较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070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0.14%,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5,937亿元。在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国内传感器生产商更应立足自身,潜心锻造技术之剑。
【CPS中安网 cps.com.cn】虽然当前我国传感器研发已由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走向自主创新,但我国传感器市场发展仍有诸多挑战。面对这样的产业发展现状,国内传感器生产商更应立足自身,潜心锻造技术之剑。 传感器是设备感受外界环境的重要硬件,决定了装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能力,是设备智能化的硬件基础,尤其在很多智能设备中,传感器决定着设备的核心能力。可以说,传感器的创新发展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虽然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由仿制、引进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但传感器在我国仍有诸多挑战。那么,即将到来的2017年里,国内传感器生产商又该如何布局自身发展? 材料、结构和性能三方向改进 当前,我国传感器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四大类。其中,在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用传感器占比约42%,而发展最快的是汽车电子和通信电子应用市场。根据用途则可分为力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未来,国内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点在材料、结构和性能三个方向,即敏感材料从液态向半固态、固态方向发展;结构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性能向检测量程宽、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寿命长久方向发展。 技术、人才和生产三方面完善 目前,传感器在我国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高端领域核心技术未掌握,高端人才不足,生产、封装及测试的自动化、规模化能力低,缺少龙头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敏感度低。 对此,有与会专家表示,传感器行业入门容易,但形成大批量产品难,真正具有开发实例的传感器厂家都离不开产品设计、核心芯片,以及信号处理软件算法、封装测试技术与工艺的人才。我国传感器竞争力的提高应以系统为主,要将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传输一起来做,系统要做牵引,从跟踪仿制、打牢基础到后来需求方提出系统需求牵引产业发展。 并购、整合和聚集三趋势并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端传感器行业报告》分析,目前全球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美元,未来物联网、智慧城市带来的无限可能,将给传感器行业带来巨大创新空间,传感器相关产业已成投资重点。在国内,市场、技术和政策三大因素带动传感器发展步入快车道。汽车、高铁、消费电子等为传感器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市场。未来5年总产量将超万亿只,我国传感器产业将逐渐向并购、整合与聚集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传感器制造业处于初级阶段,高端传感器及芯片基本依赖进口。如何走出困境?专家认为有两条路线,即聚集与整合并购。事实上,我国传感器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四大产业聚集区。此外,产业整合并购也在进行中,诸如耐威科技收购MEMS芯片制造商赛莱克斯并将在北京亦庄建设MEMS生产线,君正并购豪威等时间屡有发生。未来还将会有越来越多上市企业通过产业并购切入传感器领域。 总结 当前,我国传感器市场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政策与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而忧的则是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缺失。因而国内传感器市场虽然前景可期,但产品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差距较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070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0.14%,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5,937亿元。在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国内传感器生产商更应立足自身,潜心锻造技术之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