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设计与咨询:
13308225767
             
当前位置:首页 >> 迪安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智慧社区引入市场机制 仅靠财政难解决
2016/3/23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来源:本站
 

    【CPS中安网 cps.com.cn】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各地掀起热潮。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数量达到了386个,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一些发达地区的县、镇乃至社区都参与其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重要内容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模式。但智慧社区的建设目前挑战不少,尤其是经费不足,导致一些智慧社区成了“半拉子”工程。

  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面临社会参与少等挑战

  北京市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交通、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可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得到缓解和解决。

  北京现有城区16个,建制乡38个,建制镇144个,街道办事处147个,城市社区居委会2926个,乡村居委会3937多个。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项目在社区管理与服务、民生服务、社区环境、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经济等方面。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北京市采取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的方式。2012年9月以来,在北京16个区县开始了智慧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最初选择了400个试点社区,原则上每个街道选择2~3个社区做试点。2011年被认定为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和特色应用的17个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可全部确定为试点智慧社区。按照规划,“十二五”期末,全市将建成智慧社区1500个。到2014年,北京市已分两批建成了1032个智慧社区,占到全市社区总数的40%,共覆盖全市235万户、620万人口,智慧社区建设设计的初期阶段功能基本实现。

  通过对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调研发现,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受到社区硬件、网络设施、系统平台、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资源整合、投入资金以及社区居民认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智慧社区建设普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制度建设落后于信息化进程。由于缺少国家统一的、具体的社区信息化法规,导致智慧社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缺少数据采集、设备接入等方面的强制性统一标准,为智慧社区普及推广、融合带来新的难题。

  第二,政府主导多,社会参与的少。智慧社区建设虽然鼓励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来运作,但由于缺少社会参与机制,除政府和基础运营商参与之外,参与面窄,运转效率偏低,成本偏高,影响企业投入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智慧社区的发展。众多的开发商、网络服务商以及智能安防厂商等,纷纷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智慧社区。行业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角度的不同,导致这些智慧社区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如腾讯的智慧社区侧重于云服务端,360侧重于安全智能家居,不能完全满足社区智慧物管和居民智能生活的多种需要。居民并没有深入参与到智慧社区建设中来。

  第三,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智慧社区建设跟信息化密切相关,涉及社区面广、关联度高,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社区现有工作人员承担着大量行政性工作,又要组织开展居民自治,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对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着不适应问题。部分居民在智能终端和应用系统操作上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致使智慧社区在社区的落地应用得不到很好发挥。部分社区工作者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社会治理的理念不强,部分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智慧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社区现有管理体制制约智慧社区建设。社区现有很多业务垂直系统,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协调,形成了一个个孤立、分散的“信息孤岛”。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社区工作者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数据标准不统一,工作量很大,但查阅使用信息的权限却在上级职能部门,社区、街道层面享受不到所采集的信息。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仅凭社区居委会一家或少数几个部门很能做到资源共享、全面推进。智慧社区的技术标准不规范、不统一,也存在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的问题。

  第五,社区日常经费难以满足智慧社区建设需求。社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需要大量经费。后期维护不利,投入缺乏连贯性,就会导致“半拉子”工程。所谓的智慧型充其量是个面子工程。有些社区内部一些电子服务终端设备无专人管理,有的无法正常使用成为摆设,社区网站栏目、内容长期没有更新。从实际情况看,上级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社区自筹解决也缺乏后劲。

  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融资、建设和运营

  城市发展的根本是人民幸福,以人为本是健康城市的首要准则,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要义。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还存在很大距离,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任重道远。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智慧城市的数据价值正在迅速凸显,数据驱动服务创新,数据正在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优势。智慧社区建设应当把握住国家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时机,围绕城市社区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应用做好工作,深度挖掘社区基础数据的价值,将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标准、更有生活品质的新境界。

  在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智慧社区建设投入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解决智慧社区建设投入不足问题。智慧社区建设仅依靠财政是很难解决的,要打破经费上的条块分割,多元化渠道筹集资金,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融资、建设和运营,共享开发利用成果。目前,万科、绿地、世茂等开发商,小米、腾讯、360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智慧社区领域。腾讯微信中的“城市服务、生活缴费”,支付宝中的“城市服务”,百度搜索、新浪微博等提供的民生、医疗、养老、电子商城服务等,都是智慧社会的较好方式,可以鼓励推广。

  智慧社区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要不断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既要保护和发挥社区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又要扩大选人用人渠道。同时,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参与建设过程,不断完善社区终身学习体系,给社区居民提供继续教育和学习的渠道。


    【CPS中安网 cps.com.cn】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各地掀起热潮。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数量达到了386个,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一些发达地区的县、镇乃至社区都参与其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重要内容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模式。但智慧社区的建设目前挑战不少,尤其是经费不足,导致一些智慧社区成了“半拉子”工程。  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面临社会参与少等挑战  北京市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交通、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可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得到缓解和解决。  北京现有城区16个,建制乡38个,建制镇144个,街道办事处147个,城市社区居委会2926个,乡村居委会3937多个。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项目在社区管理与服务、民生服务、社区环境、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经济等方面。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北京市采取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的方式。2012年9月以来,在北京16个区县开始了智慧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最初选择了400个试点社区,原则上每个街道选择2~3个社区做试点。2011年被认定为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和特色应用的17个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可全部确定为试点智慧社区。按照规划,“十二五”期末,全市将建成智慧社区1500个。到2014年,北京市已分两批建成了1032个智慧社区,占到全市社区总数的40%,共覆盖全市235万户、620万人口,智慧社区建设设计的初期阶段功能基本实现。  通过对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调研发现,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受到社区硬件、网络设施、系统平台、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资源整合、投入资金以及社区居民认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智慧社区建设普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制度建设落后于信息化进程。由于缺少国家统一的、具体的社区信息化法规,导致智慧社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缺少数据采集、设备接入等方面的强制性统一标准,为智慧社区普及推广、融合带来新的难题。  第二,政府主导多,社会参与的少。智慧社区建设虽然鼓励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来运作,但由于缺少社会参与机制,除政府和基础运营商参与之外,参与面窄,运转效率偏低,成本偏高,影响企业投入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智慧社区的发展。众多的开发商、网络服务商以及智能安防厂商等,纷纷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智慧社区。行业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角度的不同,导致这些智慧社区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如腾讯的智慧社区侧重于云服务端,360侧重于安全智能家居,不能完全满足社区智慧物管和居民智能生活的多种需要。居民并没有深入参与到智慧社区建设中来。  第三,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智慧社区建设跟信息化密切相关,涉及社区面广、关联度高,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社区现有工作人员承担着大量行政性工作,又要组织开展居民自治,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对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着不适应问题。部分居民在智能终端和应用系统操作上也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致使智慧社区在社区的落地应用得不到很好发挥。部分社区工作者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社会治理的理念不强,部分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智慧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社区现有管理体制制约智慧社区建设。社区现有很多业务垂直系统,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协调,形成了一个个孤立、分散的“信息孤岛”。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社区工作者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数据标准不统一,工作量很大,但查阅使用信息的权限却在上级职能部门,社区、街道层面享受不到所采集的信息。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仅凭社区居委会一家或少数几个部门很能做到资源共享、全面推进。智慧社区的技术标准不规范、不统一,也存在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的问题。  第五,社区日常经费难以满足智慧社区建设需求。社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需要大量经费。后期维护不利,投入缺乏连贯性,就会导致“半拉子”工程。所谓的智慧型充其量是个面子工程。有些社区内部一些电子服务终端设备无专人管理,有的无法正常使用成为摆设,社区网站栏目、内容长期没有更新。从实际情况看,上级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社区自筹解决也缺乏后劲。  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融资、建设和运营  城市发展的根本是人民幸福,以人为本是健康城市的首要准则,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要义。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还存在很大距离,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任重道远。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智慧城市的数据价值正在迅速凸显,数据驱动服务创新,数据正在构建智慧城市的核心优势。智慧社区建设应当把握住国家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时机,围绕城市社区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应用做好工作,深度挖掘社区基础数据的价值,将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标准、更有生活品质的新境界。  在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智慧社区建设投入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解决智慧社区建设投入不足问题。智慧社区建设仅依靠财政是很难解决的,要打破经费上的条块分割,多元化渠道筹集资金,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融资、建设和运营,共享开发利用成果。目前,万科、绿地、世茂等开发商,小米、腾讯、360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智慧社区领域。腾讯微信中的“城市服务、生活缴费”,支付宝中的“城市服务”,百度搜索、新浪微博等提供的民生、医疗、养老、电子商城服务等,都是智慧社会的较好方式,可以鼓励推广。  智慧社区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要不断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既要保护和发挥社区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又要扩大选人用人渠道。同时,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参与建设过程,不断完善社区终身学习体系,给社区居民提供继续教育和学习的渠道。

迪安资讯  
行业新闻
联系迪安  

 总部: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西一段5号红南港1号楼4楼
电话:(86)028-85107316   13308225767

邮箱:840230792@qq.com

云南文山办事处

地址:云南省文山市金竹棚泓泉山庄内

 

?table width="100%" border="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class="footers"> 四川迪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版权???nbsp;????????ICP?1013655?/a>????????